今年以来,呈贡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,以“检心”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,通过“真重视”“真用心”“真有效”,推动政治建设、业务建设、队伍建设融合发展,切实把党建品牌建设优势转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。
真重视,“领”出品牌创建牵引力
01坚持党建、业务同堂学、同部署

党组书记讲党课
认真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有针对性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政治学习“第一课”。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8次,党员大会、支委会、党小组会理论学习40余次,党组书记、总支书记、支部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5次,党建、党风廉政建设、队伍建设和检察业务工作实现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。
02坚持党建、业务两手抓、两手硬
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力量先从支部书记来。明确部门负责人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,既是业务带头人,又是党务负责人,有力破解重业务、轻党建的“堵点”,真正把“一岗双责”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。坚持人员配备围绕主责主业来安排,发展党员围绕业务绩效来考虑,“四大检察”“十大业务”办案岗位党员人数占比75%,重点培养并优先将业务能力突出、检察业绩贡献度大的4名年轻干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,真正做到支部建在部门上,先锋亮在岗位上。
03坚持高标准推动“一支部一品牌”创建工作
由党总支牵头,各党支部深入分析本部门、本支部工作特色,研究每名党员特长优势,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和融合度,以创建“检心”党建品牌为总牵引,深挖品牌内涵,细化创建措施,对12309检察服务中心、未检“苔花工作室”两个平台进行优化再提升,第一、第二党支部分别创建了“呈检‘心’服务,共筑连心桥”“检爱不‘简’,护航青春”两个党建子品牌,构建起多层次多亮点的“党建融业务”体系。
真用心,“联”出干事创业凝聚力
01以党建“红心”培育检察“匠心”

锚定党建是做“人”的工作这个本质,实施“铸剑”工程,细化5类人才培养目标规划,将理想信念、政治理论、廉洁纪律、职业道德教育纳入“从检第一课”,结合党纪学习教育,经常性开展英模教育、警示教育13次,为干警扣好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、廉洁从检的“扣子”。举办“呈琢”论坛,鼓励优秀党员、优秀公诉人上讲台分享办案经验,引导党员干警互学互鉴,争当办案先锋,营造比学赶超氛围。
02以党建“红色力量”激发检察履职动能
落实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要求,以党组织叠加办案组织模式,今年1-9月,共办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013件,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监督案件328件。2个案件获评省、市级典型案例,实现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有机统一。职务犯罪案件办理、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等工作在全省、全市作经验交流,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办案团队就是一座战斗堡垒。

开展安全生产公益诉讼问题线索调查
03以党建“互联网”汇聚检察“朋友圈”
主动拓展党建工作外延,带动工青妇群团组织共同开展活动6场次,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既有政治理论学习、纪律警示教育,又有趣味运动会、读书分享会、辩论赛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,达到既严谨认真又团结鼓劲的效果。以党建互联互学,促业务互通互补,与上级检察机关、驻呈高校、区级友邻单位、挂钩联系社区等相关党组织开展支部联建、理论联学、业务联动5次,进一步增强了党建工作的丰富度和感染力。

参观警示教育基地

观摩庭审

链式主题党日
真有效,“创”出检察为民向心力
01化矛盾、防风险
设置“党员服务示范岗”,履行好群众信访“件件有回复”承诺,实现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、二次程序性回复率、三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三个100%,实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早、化解好目标,把党建“软实力”转化为矛盾纠纷化解“硬支撑”。积极推进当事人监督评价回访工作,8+N类案件当事人在案件(事项)办结后通过扫码对检察工作进行评价,对群众反映问题意见及时查准弄清并推动问题整改,实现“码上评”向“马上改”有效转化。
02解民忧,促治理
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推动建立呈贡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调联动机制,办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9件,减少和避免当事人诉累。探索开展基层轻罪治理,引导92名刑事案件轻罪当事人参与滇池“十年禁渔”保护公益服务552小时。围绕校园欺凌、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,整合党员骨干力量,把以案释法工作送进校园、社区、企业,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6场次,让良法善治观念浸润人心。

法治进高校
03护民生、暖民心
开展“检护民生”等专项行动,加大追赃挽损、司法救助力度,支持94名农民工通过合法途径追回被欠薪260余万元,帮助因案返贫致贫的刑事案件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金10.5万元。依法办理食品药品、生态环境、安全生产、特殊群体保护领域公益损害案件25件,用实际行动把一个个“小案”办成人民群众可感受、得实惠的民生实事,厚植党的执政根基。

发放司法救助金
(供稿 党总支)